帮你快速找医生

基本信息

  • 科室: 感染科 
  • 别名: enterotyphus febris nervosa 伤寒病
  • 症状: 皮疹
  • 发病部位: 暂无
  • 多发人群: 所有人群
  • 相关疾病: 暂无

概述

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,但在目前的传染病防治中,仍占有重要的地位。我国的中医学书刊中所称的“伤寒”,指许多热性疾病,在中医学属于“湿温”病范畴,与现代医学的伤寒与副伤寒,具有不同的含义。伤寒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,并非只局限于肠道受损。伤寒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,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,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、肿胀、坏死与溃疡形成等病变为显著。临床表现则以持续发热、全身中毒性症状与消化道症状、相对缓脉、玫瑰疹、肝脾肿大、白细胞减少等为特色。肠出血、肠穿孔是可能发生的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。

病因

伤寒沙门菌(Salmonella typhi)是本病的病原体,1884年在德国由Gaffkey在病人的脾脏分离出来。属于沙门菌属的D群,呈短杆状,革兰染色阴性杆菌,周身鞭毛,有动力,无荚膜,不形成芽孢。长2~3μm,宽0.4~0.6μm。伤寒杆菌能在普通的培养基中生长,形成中等大小,无色半透明,表面光滑,边缘整齐的菌落;能分解葡萄糖,不分解乳糖、蔗糖及鼠李糖,产酸不产气。在含胆汁培养基中,伤寒杆菌更易生长。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较强,水中可存活2~3周,粪便中可达1~2个月。能耐低温,冰冻环境中可维持数月。对于阳光、干燥、热力与消毒剂的抵抗力则较弱。日光直射数小时即被杀灭;加热达60℃ 30min,或煮沸立即死亡;3%苯酚中,5min亦被杀灭;消毒余氯在0.2~0.4mg/L的水中可迅速致死。于食物(如牛奶)中可以生存,甚至能够繁殖。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,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。伤寒杆菌不产生外毒素,菌体裂解时,释放内毒素,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伤寒杆菌具有菌体(“O”)抗原、鞭毛(“H”)抗原、和表面(“Vi”)抗原等,感染人类后,可诱生相应的抗体。这几种抗体都不是保护性抗体。“O”与“H”的抗原性较强,可以用伤寒血清凝集试验(肥达反应),检测血清标本中的“O”与“H”抗体,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帮助。从伤寒患者新分离到的伤寒杆菌具有Vi抗原。Vi抗原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与阻止吞噬,使细菌的侵袭力增强,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。由于Vi抗原的抗原性弱,它诱生Vi抗体的凝集效价低,持续时间亦较短,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不大。病原体从人体中清除后,Vi抗体亦随之消失;因而有助于伤寒杆菌带菌者的检测。含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能被特异性的噬菌体裂解,借此可把伤寒杆菌分为100多个噬菌体型。噬菌体分型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与追踪传染源。[收起] 伤寒沙门菌(Salmonella typhi)是本病的病原体,1884年在德国由Gaffkey在病人的脾脏分离出来。属于沙门菌属的D群,呈短杆状,革兰染色阴性杆菌,周身鞭毛,有动力,无荚膜,不形成芽孢。长2~3μm,宽0.4~0.6μm。伤寒杆菌能在普通的培养基中生长,形成中等大小,无色半透明,表面光滑,边缘整齐的菌落;能分解葡萄糖,不分解乳糖、蔗糖及鼠李糖,产酸不产气。在含胆汁培养基中,伤寒杆菌更易生长。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较强,水中可存活2~3周,粪便中可达1~2个月。能耐低温,冰冻环境中可维持数月。对于阳光、干燥、热力与消毒剂的抵抗力则较弱。日光直射数小时即被杀灭;加热达60℃ 3...[详细]

发病机制

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,与感染的细菌量、菌株的毒力、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。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,发病的机会越大;具有Vi抗原的菌株毒力较大,同样的感染量,发病率较高;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情况,较容易感染发病。
伤寒杆菌从口进入消化道,通常可被胃酸杀灭。但如入侵菌量较多,或者胃酸分泌、肠道正常菌群关系等防御屏障功能受到破坏,伤寒杆菌就能进入小肠,入侵肠黏膜。
伤寒杆菌在小肠内增殖,穿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固有层。部分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,并在其胞质内繁殖。部分经淋巴管进入回肠集合淋巴结、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,然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流,引起短暂的菌血症,即原发性菌血症期。在摄入病菌后1~3天,进入血流的病原菌迅速被肝、脾、骨髓与淋巴结中的单核-巨噬细胞系统吞噬。原发性菌血症期持续时间短,患者尚无症状,处于临床上的潜伏期。
伤寒杆菌被单核-巨噬细胞吞噬后,仍在细胞内繁殖,然后再次进入血液循环,引起第二次严重的菌血症,持续数天至数周,患者陆续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。伤寒杆菌向全身播散,侵入肝、胆、脾、肾、骨髓等器官组织,释放内毒素,临床上出现发热、全身不适、明显的毒血症状、肝脾肿大、皮肤玫瑰疹等表现。此时相当于病程第1~2周。血液及骨髓培养常可获阳性结果。伤寒杆菌在胆道中大量繁殖,随胆汁排到肠道,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,向外界散播病原菌,部分经肠黏膜再次入侵肠壁淋巴组织,使原先已经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,单核细胞浸润。淋巴组织肿胀、坏死、脱落而形成溃疡。如病变累及血管,则可引致肠出血,若侵及肌层与浆膜层,则可引起肠穿孔,均属临床严重并发症。这一病变过程,一般相当于病程的第2~3周。
伤寒杆菌释出的内毒素,对伤寒的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,但研究认为伤寒患者的持续发热、毒血症状等临床现象,并不是由内毒素血症直接所致,实际原因远较单纯的内毒素血症复杂得多。内毒素增强局部病灶的炎症反应,激活单核-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,使之产生及释放各种细胞因子,加上坏死组织产生的有毒物质,都可能与伤寒的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。此外,伤寒杆菌内毒素也可诱发DIC或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,后者是局限于肾脏的微血管内凝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。
病程进入第4周以后,人体各种免疫能力逐渐加强,尤其是细胞免疫作用,伤寒杆菌从血液与脏器中逐渐消失,肠壁溃疡病变逐渐愈合,临床表现逐渐恢复,疾病终于痊愈。少数患者可能因为免疫能力不足,潜伏病灶内未被消灭的病原菌,又可再度繁殖,侵入血循环引起复发。伤寒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-巨噬细胞系统(包括肝、脾、骨髓、淋巴组织等),单核-巨噬细胞的增生性反应,形成“伤寒结节”。病变部位以肠道,尤其回肠末段最为显著。病变过程包括增生、坏死、溃疡形成、溃疡愈合等四个阶段。病程第1~2周,肠道淋巴组织增生肿胀,呈纽扣样突起,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最显著,肠系膜淋巴结亦显著增生与肿大。其他部位的淋巴结、脾脏、骨髓、肝窦星形细胞亦有不同程度增生。肠道淋巴组织病变加剧,局部发生营养障碍而坏死,形成黄色结痂。病程第3周,结痂脱落形成溃疡,溃疡呈椭圆形或圆形,沿着肠道的长轴分布。坏死若波及血管可致出血,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可致肠穿孔,因回肠末段病变最严重,穿孔亦以这部位为多见。病程第4~5周,溃疡愈合,不留瘢痕,也不引起肠道狭窄。光镜检查下,上述病变的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,大量见于溃疡的底部及周围,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强,胞质内含有被吞噬的淋巴细胞、红细胞、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,故又称为“伤寒细胞”,是本病较为特征性的表现。此类细胞聚集成团,构成所谓伤寒肉芽肿或伤寒结节。肠道病变轻重不一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,尤其是婴儿,伴有严重毒血症者,肠道病变可能不明显。反之,毒血症状轻微或缺如的患者,却可突然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。
在肠道外的脏器中,脾脏与肝脏的病变最为显著。脾肿大,脾窦扩张充血,髓质明显增生,巨噬细胞浸润,并可见伤寒结节。肝脏明显肿胀,肝细胞浊肿,变性,灶性坏死,血窦扩张,亦可见伤寒结节。胆囊呈轻度炎症。严重毒血症者,心肌与肾可呈混浊。玫瑰疹为皮肤表层毛细血管充血、扩张、单核细胞浸润,可发现伤寒杆菌。呼吸系以支气管炎较常见,亦可有继发性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。偶尔可有肾、脑膜、骨髓、心包、肺、中耳等迁徙性化脓病变。[收起]
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,与感染的细菌量、菌株的毒力、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。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,发病的机会越大;具有Vi抗原的菌株毒力较大,同样的感染量,发病率较高;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情况,较容易感染发病。
伤寒杆菌从口进入消化道,通常可被胃酸杀灭。但如入侵菌量较多,或者胃酸分泌、肠道正常菌群关系等防御屏障功能受到破坏,伤寒杆菌就能进入小肠,入侵肠黏膜。
伤寒杆菌在小肠内增殖,穿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固有层。部分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,并在其胞质内繁殖。部分经淋巴管进入回肠集合淋巴结、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,然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流,引起短暂的菌血症...[详细]

临床表现

潜伏期为5~21天。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。
1.临床表现 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4周,可分为4期。
(1)初期:相当于病程第1周。起病大多缓慢。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,常伴全身不适,乏力,食欲减退,头痛,腹部不适等。病情逐渐加重,体温呈阶梯形上升,可在5~7天内达到39~40℃。发热前可有畏寒,少有寒战,出汗不多。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。
(2)极期:病程的第2~3周。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,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。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。
①高热: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,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。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,高峰可达39~40℃,亦有超过40℃者。
②消化道症状:食欲缺乏,腹胀,腹部不适或有隐痛,以右下腹为明显,亦可有轻压痛。多呈便秘,少数可有腹泻表现。
③神经精神系统症状:一般与病情之轻重密切相关。患者虚弱、精神恍惚、表情淡漠、呆滞、反应迟钝、听力减退。严重者可出现谵妄、昏迷。亦可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。这些表现均与严重毒血症状有关,随着体温下降,病情亦逐步减轻与恢复。
④循环系统症状:常有相对缓脉(脉搏加快与体温上升不相称)或重脉。如并发心肌炎,则相对缓脉不明显。
⑤肝脾肿大: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、质软,有轻压痛。亦可发现肝大、质软,有压痛。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,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。如并发明显的中毒性肝炎时,可见黄疸,丙氨酸转氨酶上升等肝功能异常。
⑥皮疹:病程第7~12天,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(玫瑰疹)。直径约为2~4mm,压之退色,略略高出皮面。为数不多,一般在10个左右,分批出现,分布以胸腹部为多,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。大多维持2~4天后消退。此外,出汗较多的患者可见水晶型汗疹(白痱)。
(3)缓解期:病程第3~4周。体温开始波动,并逐渐下降。患者仍觉虚弱,食欲开始恢复,腹胀减轻。肿大的脾脏回缩,压痛减退。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,包括肠出血、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仍可发生。
(4)恢复期:病程第5周。体温回复正常,食欲好转,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。通常需1个月左右才完全康复。
上述经过是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(图1)。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、入侵菌株毒力、数量、治疗措施是否及时与适当、并发症的发生,以及是否原有慢性疾患等因素影响,临床表现轻重不一。

2.临床类型 除典型过程外,本病又可有下列各型。
(1)轻型:发热在38℃左右,全身毒血症状轻,病程短,1~3周即可恢复。症状不多,缺乏典型伤寒表现,易致误诊和漏诊。儿童病例不少见,亦可见于病前曾接受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者,或发病早期已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。
(2)暴发型(重型):起病急,毒血症状严重,病情凶险,发展快。畏寒,高热或过高热,腹痛,腹泻,休克,中毒性脑病,中毒性心肌炎,中毒性肝炎,中毒性鼓肠。亦可并发DIC等。如能早期诊断,及时治疗抢救,仍有可能治愈。
(3)迁延型:起病初始表现与普通型(典型)相同,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,发热持续不退,可达数月之久,弛张或间歇热型,肝脾肿大亦较显著。伴有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病者常有此型的表现。这种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不甚满意,有时需配合抗血吸虫病治疗才能控制病情。
(4)逍遥型:全身毒血症状轻,病人常照常生活、工作,不察觉患病。部分患者则可突然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而就医。
(5)顿挫型:起病较急,近似典型伤寒表现,但在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。
(6)小儿伤寒:小儿伤寒的临床过程表现不典型,年龄越小越不典型;年龄越大,则越接近成人的疾病表现。婴幼儿伤寒,起病急,病情重。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,常出现不规则高热,伴惊厥,脉快。玫瑰疹较少见。外周血象白细胞数增高。常伴发支气管炎或肺炎。学龄儿童则多属轻型或顿挫型,与成人表现近似。病情较轻,病程较短,相对缓脉少见,白细胞数不减少。肠道病变亦较轻,肠出血与肠穿孔并发症也较少。
(7)老年伤寒:症状亦不典型,发热不高,虚弱明显。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。持续的胃肠功能紊乱,记忆力减退。病程迁延,恢复缓慢,病死率较高。
3.复发与再燃
(1)复发:本病易有复发,复发率一般为10%左右。早年应用氯霉素作为特效治疗,复发率曾报告上升达20%。患者在热退后1~3周,临床症状再次出现,但常较轻(偶有较初发严重者),病程约1~3周,血培养可再获阳性结果。复发多为1次,2次者少见,偶有复发3~4次或以上者。复发的原因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,潜伏在体内病灶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重新繁殖,并入侵血循环,再次引起菌血症而致。复发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充分的患者。
(2)再燃:在病程的2~3周左右,体温开始波动下降的过程,尚未达正常,持续5~7天,发热又回复上升。再燃时症状可稍明显,血培养可再次阳性。再燃的机制与复发相似。[收起]
潜伏期为5~21天。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。
1.临床表现 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4周,可分为4期。
(1)初期:相当于病程第1周。起病大多缓慢。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,常伴全身不适,乏力,食欲减退,头痛,腹部不适等。病情逐渐加重,体温呈阶梯形上升,可在5~7天内达到39~40℃。发热前可有畏寒,少有寒战,出汗不多。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。
(2)极期:病程的第2~3周。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,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。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。
①高热: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,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。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...[详细]

并发症

伤寒的并发症复杂多样,发生率不一。同一患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多种并发症。
1.肠出血 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,发生率约2.4%~15%,多见于病程第2~3周,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。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,脉快;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,脉搏细速,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,并有头晕、面色苍白、烦躁、冷汗、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。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。病程中活动过多,饮食成分不当,过于粗糙,过量饮食,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不适当的治疗性灌肠等均可成为肠出血诱因。
2.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,发生率约1.4%~4%,多见于病程第2~3周。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,但亦可见于结肠或其他肠段;穿孔数目大多为一个,少数为1~2个,也有报告多达13个者。肠穿孔的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,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冷汗、脉细速、呼吸促、体温与血压下降(休克期),经1~2h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缓解(平静期)。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,表现为腹胀,持续性腹痛,腹壁紧张,广泛压痛及反跳痛,肠鸣音减弱至消失,腹腔内有游离液体。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,白细胞数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(腹膜炎期)。肠穿孔的诱因大致与肠出血相同,有的病例并发肠出血的同时发生肠穿孔。
3.中毒性心肌炎 发生率3.5%~5%,常见于病程第2~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。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,第一心音减弱,心律不齐,期前收缩,舒张期奔马律,血压偏低,心电图显示P-R间期延长、T波改变、S-T段偏移等。这些症状、体征及心电图改变一般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。
4.中毒性肝炎 发生率约10%~68.5%(多数在40%~50%),常见于病程第1~3周。主要特征为肝大,可伴有压痛,转氨酶活性轻度升高,甚至出现轻度黄疸。临床上容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。随着病情好转,肝大及肝功能可较快恢复正常。仅偶尔可出现肝衰竭危及生命。
5.支气管炎及肺炎 支气管炎多见于发病初期;肺炎(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)则常发生于极期及病程后期,多为继发感染,极少由伤寒杆菌引起。毒血症严重者可有呼吸急促、脉速及发绀,咳嗽却不明显,体检可发现肺部啰音和(或)肺实变征。
6.急型胆囊炎 约占0.6%~3%。其特征为发热,右上腹痛及压痛,常有呕吐,可出现黄疸,白细胞数较原先增高。伤寒并发胆囊炎后有助于胆石形成,易导致带菌状态。亦有认为原有慢性胆囊炎、胆石症的患者易于产生伤寒带菌状态。
7.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国外报道的发病数有高达12.5%~13.9%,国内亦有本征报道。一般见于病程第1~3周,约半数发生于第1周。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肾衰竭,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、血小板减少及红细胞碎裂现象。此征可能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诱使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所致。
8.溶血性贫血 伤寒可并发急性血管内溶血,表现为急进性贫血、网织红细胞增多、白细胞数增高伴核左移,部分病例有血红蛋白尿,少数出现黄疸,也可发生尿毒症。患者大都伴有红细胞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(G6PD)缺陷,少数则合并血红蛋白病,溶血的发生常与伤寒感染本身和(或)氯霉素应用有关。
9.DIC 国外报道一些伤寒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血小板减少、凝血酶原减少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,符合DIC的实验室所见。随着病情好转,这些凝血障碍常可完全恢复正常。伤寒并发DIC偶可表现为严重全身广泛出血,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。
10.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大多见于发热期,也可出现于发热前或热退后。有的患者表现为感染性精神病,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,伴有错觉、幻觉以及情绪、行为失常。有的则表现为中毒性脑病,除精神、意识障碍外,还伴有强直性痉挛、偏瘫、脑神经麻痹、病理反射阳性及帕金森综合征。个别可发生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、球后视神经炎等。伤寒并发虚性脑膜炎约占伤寒病例的5%~8%,但伤寒杆菌脑膜炎则极少见(0.1%~0.2%)。伤寒并发精神神经疾病一般随着伤寒病情好转,常在短期内恢复。有报道伤寒可并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(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)。发病原理可能与其他原因所致感染后脑炎相似。[收起]
伤寒的并发症复杂多样,发生率不一。同一患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多种并发症。
1.肠出血 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,发生率约2.4%~15%,多见于病程第2~3周,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。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,脉快;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,脉搏细速,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,并有头晕、面色苍白、烦躁、冷汗、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。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。病程中活动过多,饮食成分不当,过于粗糙,过量饮食,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不适当的治疗性灌肠等均可成为肠出血诱因。
2.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,发生率约1.4%~4%,多见于病程第2~3周。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,但亦可见于结肠...[详细]

实验室检查

1.一般检查 包括血象、尿和粪的检查。血象:白细胞总数常减低,约(3~5)×109/L。分类计数见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,淋巴、单核细胞相对增多。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。如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超过2%或绝对计数高于0.04×109/L,又无合并寄生虫病(血吸虫病、钩虫病等),则伤寒的诊断应十分慎重。进入恢复期后,白细胞总数逐渐回复正常,嗜酸性粒细胞又再度出现。当本病复发时,嗜酸性粒细胞再次减少或消失,对疾病进程有一定提示作用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无大改变。严重患者病程较长,或并发肠出血时,可出现贫血表现。如疑有急性血管内溶血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或DIC等,应作相应的特殊检查。
尿:高热患者可有轻度蛋白尿,偶尔见到少许管型。
粪:在肠出血情况下,可有粪便潜血或血便。
2.细菌培养 进行伤寒杆菌的病原学检查是本病的确诊依据。检材可取自血液、骨髓、粪、尿、玫瑰疹刮出液等。
血培养:血培养阳性是伤寒的确诊依据。病程第1周即有可能获得阳性结果。[收起]
1.一般检查 包括血象、尿和粪的检查。血象:白细胞总数常减低,约(3~5)×109/L。分类计数见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,淋巴、单核细胞相对增多。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。如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超过2%或绝对计数高于0.04×109/L,又无合并寄生虫病(血吸虫病、钩虫病等),则伤寒的诊断应十分慎重。进入恢复期后,白细胞总数逐渐回复正常,嗜酸性粒细胞又再度出现。当本病复发时,嗜酸性粒细胞再次减少或消失,对疾病进程有一定提示作用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无大改变。严重患者病程较长,或并发肠出血时,可出现贫血表现。如疑有急性血管内溶血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或DIC等,应作相应的特殊检查。
尿...[详细]

其他辅助检查

肠穿孔时X线检查隔下可见游离气体。

诊断

主要根据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材料,流行病学资料亦有参考价值。
1.流行病学资料 注意流行地区、季节,当地是否有伤寒正在流行,患者的既往病史,伤寒预防接种史,个人的卫生习惯以及是否曾与患者有接触史等。
2.临床特征 综合考虑下列各项特征,可建立临床诊断。
(1)持续高热:缓起,呈阶梯形上升的发热,持续1周以上而原因未明者,应考虑有伤寒的可能。近年来稽留热型已趋少见。
(2)特殊中毒状态:表情淡漠、呆滞、听力下降、重听,甚至谵妄等严重毒血症状,尤其在病程第2周后为明显。
(3)显著的消化道症状:食欲减退,便秘或腹泻,腹胀,右下腹深按痛等。
(4)相对缓脉:成年患者较常见。偶可见重脉。近年来许多地区报告相对缓脉已趋少见。
(5)脾脏肿大与肝脏肿大:病程第1周可在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脾脏,轻压痛,质软,恢复期逐渐回缩。肝大近年也相当常见。
(6)玫瑰疹: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,但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报告玫瑰疹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。此外,由于出现时间短,数量不多,在检查环境光线不足,或患者肤色较深时易被忽略。此外,当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,如肠出血或肠穿孔、中毒性肠麻痹等对伤寒的诊断有较大的提示。
3.第1~2周阳性率一般可达70%~90%,第2周后逐渐下降,第3周末的阳性率降达30%~50%,第4周常不易检出伤寒杆菌。但在一些发热迁延不退,病程较长的患者,血培养仍有机会获阳性结果。患者血液中的伤寒杆菌一般含量不多,采集血培养的标本时,血量要足够,通常最好为10ml,以提高阳性机会。此外,尽可能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血。在体温上升阶段时采集标本,有助于提高阳性率。已应用特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,可取血凝块作培养,可避免血清中所含抗菌药物及其他杀菌因子的影响。标本血量与肉汤培养基的量要有合适的比例。虽然伤寒杆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,但于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,能生长更好。骨髓培养:骨髓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丰富,其中有较多病原菌,存在时间较长,较少受血液中抗菌药物的影响,阳性率较血培养为高,可达90%。骨髓培养阳性出现时间与血培养相仿,但骨髓培养阳性持续时间较长,第4周仍可获较高阳性率。对曾经接受过特效抗菌药物治疗者,即使血培养结果为阴性,骨髓培养也可能呈阳性。因此,骨髓培养是阳性率较高,更有诊断价值的措施。然而,骨髓培养毕竟不如血培养简单易行,方便安全,不宜列为常规诊断应用。只在血培养为阴性的疑似伤寒的患者适用。粪便培养:患者从潜伏期开始就可以向外排菌,在任何疾病阶段进行粪便培养都有可能检出伤寒杆菌。阳性率不如血培养高。通常在病程第2周阳性率上升,第3~5周达高峰,阳性率可高达80%。为提高检出率,应采集新鲜粪便标本,并先作增菌培养处理。应注意的是,粪便培养阳性只说明粪便排菌,有传染性,不能确定现症伤寒的诊断,须除外伤寒带菌者合并其他发热性疾病的可能。尿培养:伤寒杆菌在小便中排出不稳定。早期小便培养多为阴性,病程第3~4周的阳性率亦仅30%左右。采集尿液标本培养时,必须注意防止受粪便污染。玫瑰疹刮出物培养阳性率不高,不列为常规。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操作不便,患者不适,一般不用于现症患者的诊断。但可用作带菌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估。亦不作为常规。
(1)伤寒血清凝集试验:利用伤寒杆菌菌体(O)抗原、鞭毛(H)抗原,副伤寒甲、乙、丙鞭毛(A,B,C)抗原等五种不同的抗原成分,通过伤寒凝集试验,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的凝集抗体效价,协助本病的诊断。这种检测方法自1896年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,对其诊断价值意见不一。目前一般认为它仍然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。本试验在病程第1周常呈阴性反应,第2周开始阳性率上升,第4周阳性率可高达70%~90%,病情恢复后仍可持续阳性达数月之久。但亦有10%~30%患者在整个病程中,反应效价很低或阴性;反之,亦有一些非伤寒的发热性疾病,出现效价相当高的阳性结果。伤寒凝集试验的结果,一般不作为确诊的直接证据。伤寒凝集试验应进行动态观察,评价检测结果应注意下列几点:①伤寒流行区的健康人血清中,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,一般“O”抗体效价在1∶80( )以上,“H”抗体在1∶160( )以上才有诊断意义。在病程中每5~7天复检1次,抗体效价上升,尤其有4倍以上增长,诊断意义则较大。②“O”抗体属于:IgM型抗体,在病程早期,往往只有“O”抗体效价上升,“H”抗体属于IgG型抗体,出现时间较迟于“O”抗体,早期“H”抗体效价不高。如血清中只发现“H”抗体上升,而“O”抗体效价不高的情况,可能反映过去曾患过伤寒,或曾接受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,是一种“回忆反应”的表现。“O”抗体出现早,但消失也快,一般在半年左右后不可检出;“H”抗体出现较迟,但持续时间可达数年之久。③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、乙杆菌等沙门菌具有部分共同的“O”抗原组分,与“O”凝集抗体可出现交叉凝集反应。“O”抗体效价上升,只提示沙门菌属感染,但不能准确区分伤寒或副伤寒。但是伤寒杆菌,副伤寒杆菌甲、乙、丙的四种鞭毛抗原各不相同,相应的凝集抗体亦各异,分别为“H”“A”“B”“C”等。借鞭毛抗体的检出,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沙门菌属感染。在过去没有伤寒、副伤寒病史,亦未接受过有关菌苗预防接种者,在“O”抗体上升时,伴有“H”或“A”“B”“C”抗体中的一种抗体效价明显上升,则提示为该病原菌的感染。④“O”“H”等凝集抗体并不代表对伤寒的免疫保护力,它们不是保护性抗体。伤寒病情轻重、复发、预后与再感染等,均与这些抗体的效价消长变化无关。⑤“Vi”抗体效价一般不高,不列作本病的常规检查项目。带菌者常有可能出现效价较高、持久存在的“Vi”抗体,可用于慢性带菌者的粗筛。如“Vi”抗体效价平稳下降,提示带菌状态消除。亦有一些带菌者“Vi”抗体阴性。相反,偶尔健康人在接种菌苗后却出现阳性反应。因此,“Vi”抗体的检测亦只供辅助诊断参考。⑥D群沙门菌(伤寒杆菌是其中一种)与A群、B群沙门菌有部分共同的抗原,后者感染人体,亦有可能产生交叉反应,而致伤寒血清凝集试验抗体效价上升。⑦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、败血症、结核病、风湿病、溃疡性结肠炎,以及其他一些传染病的急性期,也偶可出现高效价的肥达反应阳性。这些假阳性结果应认真分析,以免引起误诊。⑧一些已经由血培养阳性证实的伤寒患者,伤寒血清凝集试验抗体效价不高,或完全阴性的现象并不罕见,可高达10%~30%。伤寒血清凝集试验阴性不足以排除本病。
伤寒血清凝集试验假阴性的原因可能为:①感染轻,抗体产生不足;②早期应用抗菌药物,病原菌清除早,抗体应答低;③患者免疫应答能力低下。
(2)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:可检测伤寒杆菌的各种抗原,又能检测IgM与IgG型抗体。在伤寒的免疫学诊断中,本法可能是一种辅助的诊断方法。
(3)被动血凝试验(PH[收起]
主要根据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材料,流行病学资料亦有参考价值。
1.流行病学资料 注意流行地区、季节,当地是否有伤寒正在流行,患者的既往病史,伤寒预防接种史,个人的卫生习惯以及是否曾与患者有接触史等。
2.临床特征 综合考虑下列各项特征,可建立临床诊断。
(1)持续高热:缓起,呈阶梯形上升的发热,持续1周以上而原因未明者,应考虑有伤寒的可能。近年来稽留热型已趋少见。
(2)特殊中毒状态:表情淡漠、呆滞、听力下降、重听,甚至谵妄等严重毒血症状,尤其在病程第2周后为明显。
(3)显著的消化道症状:食欲减退,便秘或腹泻,腹胀,右下腹深按痛...[详细]

治疗

1.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伤寒虽有特效抗菌药物治疗,但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,尤以护理及饮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。
(1)隔离与休息:患者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,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~7天送检粪便培养,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。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,退热后2~3天可在床上稍坐,退热后1周左右可逐步增加活动量。
(2)护理:保持皮肤清洁,定期改换体位,以防褥疮及肺部感染。每天早晨及每次饮食后清洁口腔以防口腔感染及化脓性腮腺炎,注意观察体温、脉搏、血压、腹部表现、大便性状等变化。
(3)饮食:应给予热量高、营养充分、易消化的饮食。供给必要的维生素,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,促进恢复。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,少量多餐。退热后,食欲增加时,可逐渐进稀饭、软饭,忌吃坚硬多渣食物,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。一般退热后2周左右才恢复正常饮食。应鼓励病人多进水分,摄入液量约2000~3000ml/d(包括饮食在内),如因病重不能进食者可由静脉输液补充。
(4)激素:有明显毒血症者,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药物配合下使用激素。口服泼尼松5mg,3次/d或4次/d,或用地塞米松2~4mg,1次/d,静脉缓慢滴注;疗程以不超过3天为宜。对显著鼓肠或腹泻的患者,激素的使用宜慎重,以免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。
(5)高热:适当应用物理降温,如酒精擦浴,或头部放置冰袋,不宜滥用退热药,以免虚脱。
(6)兴奋狂躁:可适量应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等。
(7)便秘:用开塞露塞肛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,禁用泻剂。
(8)腹泻:调节饮食,宜少糖少脂肪,可对症处理。不用鸦片制剂,以免减低肠蠕动而引起鼓肠。
(9)腹胀:饮食中宜减少牛奶及糖类。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,但禁用溴新斯的明类药。
2.病原治疗 许多药物对伤寒病原治疗有效。自从1948年氯霉素应用于伤寒的病原治疗后,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,病死率明显下降。多年来,氯霉素的疗效确切,见效迅速,使用方便,价格适宜,曾被视为首选药物普遍使用。另一方面,氯霉素治疗伤寒也陆续出现诸如复发率上升、骨髓抑制、退热时间延长,以及伤寒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等问题,使人们对伤寒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重新进行认真的评估。早在20世纪50年代,已有报道伤寒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。1972年墨西哥首次出现耐氯霉素伤寒的暴发流行,随后逐渐波及亚洲地区。我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,主要在南方的一些省市,陆续出现耐氯霉素伤寒的局部流行,发展速度相当快。许多地方流行的伤寒杆菌株呈多重耐药,不但对氯霉素耐药,而且对磺胺药物、卡那霉素、氨苄西林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。耐药株伤寒的临床特点是病情较重、热程较长、并发症多、复发或再燃率较高,病死率也较高。目前推荐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。
(1)喹诺酮类:合成的抗菌药物,如环丙沙星、氧氟沙星(ofloxacin)、诺氟沙星等,对伤寒杆菌(包括耐氯霉素株)有强大抗菌作用。胆汁中其浓度也较高,能口服或注射。临床疗效亦较满意,复发率较低,病后带菌者少。尤其对多重耐药菌株所致伤寒者的治疗,应列为首选药物。儿童慎用,孕妇不宜。氧氟沙星的用法,成人剂量为200mg/次,3次/d,口服,体温正常后继续服用10天至2周。不能口服者,可用静脉给药,200~400mg/d,好转后改为口服。亦可用环丙沙星,静脉给药250~500mg/d,或250mg,3次/d,口服。成人诺氟沙星400mg/次,3次/d或4次/d,口服。体温正常后继续服用10天至2周。一般用药5天左右热退至正常。前者疗效稍优于后者。不良反应轻,可有胃肠不适、失眠等,一般不影响治疗。
(2)头孢菌素类:第三代头孢菌素有抗伤寒杆菌作用,尤其是头孢曲松[收起]
1.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伤寒虽有特效抗菌药物治疗,但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,尤以护理及饮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。
(1)隔离与休息:患者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,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~7天送检粪便培养,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。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,退热后2~3天可在床上稍坐,退热后1周左右可逐步增加活动量。
(2)护理:保持皮肤清洁,定期改换体位,以防褥疮及肺部感染。每天早晨及每次饮食后清洁口腔以防口腔感染及化脓性腮腺炎,注意观察体温、脉搏、血压、腹部表现、大便性状等变化。
(3)饮食:应给予热量高、营养充分、易消化的饮食。供给必要的维生素,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,促进恢复。发...[详细]

预后

伤寒的预后与病情、年龄、有无并发症、治疗早晚、治疗方法、过去曾否接受预防注射以及病原菌的因素等有关。有效抗菌药物应用前病死率约为20%,自应用氯霉素以后病死率明显降低,约在1%~5%。但耐药株所致病例,病死率又有上升。老年人、婴幼儿预后较差;明显贫血、营养不良者预后也较差。并发肠穿孔、肠出血、心肌炎、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较高。曾接受预防接种者病情较轻,预后较好。

预防

本病的预防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,因地制宜。
1.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、治疗患者。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,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。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,1次/5~7天,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。患者的大小便、便器、食具、衣物、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。慢性带菌者的管理应严格执行。饮食、保育、供水等行业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,及早发现带菌者。慢性带菌者应调离上述工作岗位,进行治疗,定期接受监督管理。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3天。有发热的可疑伤寒患者,应及早隔离治疗。
2.切断传播途径 为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。做好卫生宣教,搞好粪便、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,消灭苍蝇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饭前与便后洗手,不吃不洁食物,不饮用生水、生奶等。改善给水卫生,严格执行水的卫生监督,是控制伤寒流行的最重要环节。伤寒的水型流行在许多地区占最重要位置,给水卫生改善后,发病率可明显下降。
3.保护易感者 伤寒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能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。伤寒,副伤寒甲、乙三联菌苗预防效果尚不够理想,反应也较大,不作为常规免疫预防应用。在暴发流行区应急免疫问题上意见不一,对控制流行可能有一定作用。Ty21a株口服减毒活疫苗,1989年美国已批准应用,不良反应较少,有一定的保护作用。[收起]
本病的预防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,因地制宜。
1.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、治疗患者。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,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。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,1次/5~7天,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。患者的大小便、便器、食具、衣物、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。慢性带菌者的管理应严格执行。饮食、保育、供水等行业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,及早发现带菌者。慢性带菌者应调离上述工作岗位,进行治疗,定期接受监督管理。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3天。有发热的可疑伤寒患者,应及早隔离治疗。
2.切断传播途径 为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。做好卫生宣教,搞好粪便、水源和饮食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