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你快速找医生

不容忽视的“下水管”癌

2022年10月31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

       输尿管癌是发生在输尿管的恶性肿瘤,主要的组织来源是输尿管的尿路上皮。输尿管癌主要是尿路上皮癌。输尿管是连接肾盂与膀胱的重要“下水管”,位于腹膜后,位置较为隐蔽,平时存在感较低。这也导致输尿管癌的起病较为隐匿,常常漏诊。 
一、输尿管癌发病率低,起病隐匿 
       输尿管癌的发病率大约是1.5/10万,大约占尿路上皮肿瘤的1%~5%,远低于膀胱癌的发病率。但是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输尿管癌的发病率是一年比一年提高的,这提醒我们对输尿管癌要引起重视。 
        输尿管癌的患病年龄主要在50岁~70岁,40岁以前发病较少见;患者的男女比约为3:1,多见于输尿管下段。原发性输尿管癌与结石、长期梗阻、炎症等刺激因素有关,吸烟及接触苯类化学物质也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。原发性输尿管癌常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,最常见症状是血尿,这种血尿具有“间歇性”和“无痛性”的特点,因此,输尿管癌定性诊断困难。很多患者发现血尿,首先会以为是尿路感染,或膀胱出了问题,去医院就诊检查了膀胱超声等,未发现问题后便放松了警惕,这也导致了输尿管癌容易漏诊。另外,输尿管癌容易穿透输尿管肌层,其恶性程度高于膀胱癌,易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,导致输尿管癌预后较膀胱癌差。所以如果在生活中发现“间歇性”和“无痛性”肉眼血尿,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,并且需要完整地检查泌尿系统,即包括肾、输尿管和膀胱。 
二、系统检查很重要——影像学、细胞学和病理检查 
        临床上确诊输尿管癌的过程较为复杂,需结合常规化验、影像学检查、尿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。常规化验除了常规的血液检查外,主要是尿常规;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、CT检查、核磁检查等,影像学检查若发现输尿管占位,伴/不伴上段输尿管扩张及积水,则高度提示输尿管恶性肿瘤;尿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输尿管癌非常重要的检查,其尿液留取方便,但不是每家医院都有专业的病理科医生能够出具报告,另外尿细胞学检查特异性度高,但灵敏性低,也就是假阴性率偏高;病理检查为确诊输尿管癌的金标准,但需要有创手术才能取得活检,医生可以在输尿管硬镜或输尿管软镜下进入输尿管内寻找病灶,发现病灶后可以收集病变标本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。目前临床上诊断输尿管癌需要综合上述检查,并不完全依赖病理检查报告,若影像学明确提示输尿管占位且尿脱落细胞见异性细胞或肿瘤细胞,或内镜检查看到输尿管内新生物,均高度提示输尿管恶性肿瘤。 
三、无需“翻来覆去”,“一 体 位”微创治疗输尿管癌 
        除了肾功能不全、年老体弱、基础疾病多、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等的患者,肾输尿管切除+膀胱袖状切除术(半尿路切除术)目前仍是输尿管癌治疗的“金标准”。但传统手术方法中,患者术中需先后采取多种手术位置,如先侧卧位后平卧位等,这样不仅手术切口多、创伤较大大,手术时间长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。鉴于患者微创的需求,叶定伟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,以及多年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诊疗经验,在保证瘤控的基础上,选择合适的患者,采用“一 体 位”腹腔镜方式行半尿路切除术。这一方式在术中无需改变患者位置摆放,仅需调整术者占位及显示器位置,缩短了手术时间,减少了术野污染机会,对患者内环境干扰少,患者创伤小、疼痛少、恢复也快。